时隔9个月,美联储重启降息。
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,美联储最新的议息决议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%-4.25%,符合市场预期。
美联储在声明中表示,近期指标表明,就业增长放缓,失业率小幅上升,但仍保持在低位。通胀上升,且保持了一定程度的高企。
与7月议息声明相比,本次声明对就业市场的判断由“失业率依然较低,劳动力市场状况保持良好”转变为“就业增长放缓,失业率小幅上升,但仍保持在低位”,同时新增“通胀上升”的表述。在下调利率区间时,强调考虑到了“风险转换的平衡”。
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,本次降息在某种程度上可被视为风险管理。
怎么理解风险管理式降息?
澎湃新闻注意到,鲍威尔在议息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提到,本次降息在某种程度上可被视为风险管理式降息(A “risk management”cut)。如何理解风险管理式降息?
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胡捷对澎湃新闻表示,在某种程度上,美联储的很多决策都可以被视为风险管理,即美联储既要防止通胀失控,又要兼顾不因过分压制经济而导致失业率过高、经济增长过慢。鲍威尔本次强调这一概念,显现出在通胀、就业数据均不理想的情况下谨慎降息的态度,即在风险评估当中找到一个平衡点。胡捷曾任美联储高级经济学家。
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认为,本次降息的核心触发因素是近期就业数据的恶化速度、幅度和潜在风险远超通胀的温和反弹,美联储需要采取“预防性降息”来应对可能加速恶化的就业形势。鲍威尔将此次降息定义为“风险管理决策”,表明当前货币政策调整并非基于经济衰退的现实,而是对潜在下行风险的预防性应对,总体基调偏中性。美联储已准备短期内容忍适度通胀,以换取就业市场的稳定。
国盛证券研报认为,整体看,本次会议的基调偏中性,美联储虽然强调了就业市场下行风险需要调整政策立场,但经济预测又较为乐观,并且鲍威尔明确表示这是一次“风险缓释型”降息。换言之,当前就业市场面临的风险并不算很大,不需要剧烈降息来应对,现在的降息更多是预防式的。
国海证券研报指出,“风险管理式降息”可以联想到美联储1995年7月降息,当时的降息类似于“边走边看”,经过几次降息操作后,进入一段较长的观察期。
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美国8月CPI同比上涨2.9%,与市场预期的2.9%持平,前值为2.7%;核心CPI同比上涨3.1%,与市场预期的3.1%持平,前值为3.1%;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.2万人,预期7.5万人,前值7.3万人;失业率4.3%,预期4.3%,前值 4.2%。
后续货币政策怎么走?
澎湃新闻注意到,在对鲍威尔讲话“偏鹰”还是“偏鸽”的问题上,机构的观点有所分化。比如,国盛证券研报认为,鲍威尔本次发言基调偏向中性,鲍威尔讲话不够鸽派,天风证券研报则认为,鲍威尔的表态延续温和鸽派。
在鲍威尔表态模糊不清的情况下,美联储后续货币政策或将如何走?
胡捷认为,鲍威尔的总体态度已经由“鹰”转“鸽”,但仍保留了部分鹰派表述。后续来看,2025年年内或还有1-2次降息,明年的降息则将持较为谨慎的态度。
白雪表示,考虑到美联储短期对就业的重视大于通胀,年内降息大概率持续推进。本次利率预测中位值显示美联储预计今年共降息三次,较上次预测增加一次,结合当前已完成一次降息的事实,意味着11月和12月的两次会议各降息25个基点,到年底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3.50%-3.75。
白雪认为,后续来看,2026年的政策路径将更加依赖经济、就业数据的演变趋势与政治周期的互动,是否连续降息的不确定性较高。在通胀存在反弹压力、失业率难以大幅上行的背景下,预计本轮预防式降息预计整体幅度相对有限。
中金公司研报认为,从前瞻指引看,美联储年内可能进一步降息,但路径并不明朗,年底前再降息一次概率更高,而降两次则更像“抛硬币”。由于就业数据过于疲软,美联储或将于10月再次降息25个基点,但在这之后,通胀升温或将使降息的门槛越来越高,货币宽松的空间也将受限。
今天凌晨公布的点阵图显示,美联储将对年内降息次数的预测由2次上调为了3次,除本次降息外,预计年内还有2次降息;对2025年联邦基金利率的中值预测由3.9%下调至3.6%,对2026年联邦基金利率的中值预测则由3.6%下调至3.4%。长期中性利率预期值维持在3%。
炒股股票配资平台,配资官网app,股票配资平台十大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